如何看待“回文诗”?

匿名2020-06-19 10:45:11
专稿回答

如何看待“回文诗”?


在看待“回文诗”这件事上,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态度;有的人认为它只是一种游戏之作、毫无艺术价值,而有的人认为它是一种雅趣的诗体、颇见遣词造句的功力。笔者认为,评价回文诗最终还是要看阅读效果,但同时,从内涵、技巧等方面,我们可以选择一定的维度,对其进行一些比较客观的评价。


01.jpg

回文诗(图片源自网络)


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环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也称作“回环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体裁。回文诗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


据记载诗歌中的回文体在我国晋代就已经形成,而兴盛于宋代。它有着“反复成章”之特点,其种类有很多,如“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本篇回文”“环复回文”“图形回文”等。其中,尤以“通体回文”最难驾驭,有人把这种形式的回文诗称作“倒读诗”,认为它是回文诗中的绝品。例如宋代大文豪苏轼的《题金山寺》: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捕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把它倒转来读也是一首完整的七言律诗:

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晚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捕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02.jpg

苏轼《题金山寺》(图片源自网络)


这首内容与形式俱佳的“通体回文”诗,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镇江金山寺月夜泛舟和江天破晓两种景致。顺读、倒读意境不同,可作为两首诗来赏析;如果顺读是月夜景色到江天破晓的话,那么倒读则是黎明晓日到渔舟唱晚。由于构思奇特、组织巧妙,整首诗顺读倒读都极为自然,音顺意通,境界优美,很值得玩味,被誉为回文诗的上乘佳作,让人惊艳作者高超的创作才华和技巧。


又如“图形回文”诗中,最著名的就是魏晋南北朝才女苏蕙所创的《璇玑图》,全图由841个字组成,纵横各29字,除正中央之“心”字为后人所加外,原诗共840字;纵、横、斜、交互、正、反读或退一字、迭一字读均可成诗,诗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当前统计可组成7958首诗。


03.jpg

苏蕙与《璇玑图》(图片源自网络)


比如《璇玑图》中的“七言回文诗”,从最右侧直行开始,随文势折返,可发现右上角红色区块外围顺时针读为“仁智怀德圣虞唐,贞志笃终誓穹苍,钦所感想妄淫荒,心忧增慕怀惨伤。”,而原诗若以逆时针方向读则变为“伤惨怀慕增忧心,荒淫妄想感所钦,苍穹誓终笃志贞,唐虞圣德怀智仁。”,堪称回文诗中之千古力作!


有人把回文诗当成一种文字游戏,认为它完全没有艺术价值;实际上,这是对回文诗的误解。民国年代的学者刘坡公先生在1934年出版的《学诗百法》一书中就指出:“回文诗反复成章,钩心斗角,不得以小道而轻之。”当代诗人、语文教育家周仪荣先生曾经认为,回文诗虽无十分重大的艺术价值,但不失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


值得指出的是,具有妙趣横生和意境深邃的回文诗在当代已经较为罕见。虽然回文诗带有一定的文字游戏的性质,但它构思巧妙,手法独特,音韵和谐,字句凝练,整齐优美,妙趣横生,是我国诗苑中的绚丽奇葩。工作之余、茶余饭后,偶尔读几首回文诗,会令人情趣盎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文/曾虹(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本文属原作者授权投稿专栏,须取得本网站的书面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或用于其它商业用途
顶部
【稿件授权平台:学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