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登科(拼音wǔzǐdēng kē),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汉语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南宋·王应麟《三字经》。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五子登科”。用作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也比喻世俗追求物质满足。
“五子登科”原意是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现用为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在句中作宾语、定语。
成语出处:南宋·王应麟《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五子登科”。
成语典故: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周时人,家住燕山一带,故人称窦燕山。经等多方认定,西龙虎峪镇龙前村(现属天津市蓟州区),被窦燕山文化研究会最终确认为窦燕山的故乡。
运用示例:五代·后周·冯道《赠窦十》:“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猜你喜欢
百科02-05
什么是道家婚书?百科02-04
佛头果是什么水果?百科02-04
公墓可以一次性买断永久的吗?百科02-03
3d试机号是什么意思?百科02-02
副驾驶不坐人为什么会被扣分罚百科02-01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什么